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
万寿堂胃炎疗法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  灌南县位于连淮交界处,土话有十人九胃病之说,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,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篇指出:“胃病者,腹胀,胃脘当心而痛”。一语道破了“胃病”的症状表现与病名。曾祖父苗怀方(1860—1930年),灌南县大圈乡人,20岁拜师学医,24岁行中医(清光绪10年),精中医内科,善治胃病;祖父苗崑基(1883—1932年),25岁行中医,在灌南大圈乡开设万寿堂药店,精中医内科,尤善治疗胃病(灌南初稿卫生志298页);父亲苗继伯(1918—2001年),7岁读医书,18岁行中医,经营万寿堂药店,新中国成立后,一直工作在新集乡卫生院,大圈乡卫生院,灌南县中医院,精中医内科,善治胃病,行医60余载,先后带徒十几名,都从事临床(灌南初稿卫生志309—310页);苗少伯,79年高中毕业,随父亲苗继伯(市地方各老中医),学习中医四年,专中医内科,将家传万寿堂胃病疗法反复验证于临床,不断改进提高,以纯中草药为原料,研制成万寿堂胃病汤,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,弥补现有药物之不足。

  临床几十年来,发现萎缩性胃炎(简称CAG),症状除有饱胀、暖气、消瘦、隐痛等症状外,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、失眠、健忘等症,随以安神和胃立法,药用合欢皮、川百合、朱麦冬等,研制成汤剂,治疗CAG,优于市售药物,走在全国前列。其汤剂制作成本低,制作方便,药味平和,易于接受,对收入低下的老百姓经济实惠,有极为广阔前景,治疗胃病,除本地病员外,还涉及周边县市,如盐城市,淮安市,宿迁市,有时还涉及外省。

BNBVISTA.COM